Kaiyun·开云本文写于2022年4月,算是《段永平传》的读后感,没发在雪球。一觉醒来,见网友又在讨伐大道,故捞上来,供大家一笑。
2006年,一个网名叫“Fast is Slow”的人花了62万美元和巴菲特吃了一顿午饭。“Fast is Slow”——中文意思是:欲速则不达,要慢慢来的意思,可这位仁兄一点都不慢,无论做企业还是炒股票,大开大合,手法凌厉,在获取财富的路上,可谓风驰电掣,一骑绝尘,这位仁兄叫段永平。
段永平,小霸王和步步高创始人,传奇而低调,事业如日中天之际,激流勇退,移民美国,陪伴爱人。可谓宁负天下,不负红颜。
到美国后,从企业家成为投资人,初出茅庐,便通过抄底网易赚了一百多倍,在投资界一举成名。
和巴老爷子吃啥聊啥,牛排和红酒的味道怎么样,咱当时也不在现场。只知道和股神共进午餐后,段总的投资风格大变,白酒换绿茶,礼服换袈裟,成为巴菲特的忠实信徒,佛系了不少,人送外号中国巴菲特。
1989年,28岁的小段应聘到中山一个小厂当厂长。有多小呢,一共十几个工人,账上现金只有1000元,负债却有两百万,那可是1989年的两百万。这哪是来当厂长,简直是来救命的。
3、拿了40万在央视打广告,可谓孤注一掷,孤注一掷也体现在段永平日后的投资风格上,一会儿我们再聊;
一套组合拳下来,到了1992年,这家工厂营收过亿,净利润800万。从负债累累的小厂到营收过亿,段永平只用了三年,可谓点石成金。
之后的几年,小霸王推出学习机,请成龙代言,重金拿下央视黄金时段,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。
那时候的小霸王有多火?除夕夜,经销商拉货的车还在厂门口大排长龙,春节给员工分红,据说光包钱的报纸就用了十几摞,把员工高兴坏了。
小霸王的成功,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成功,这个传奇的故事本来应该更长,却在1995年戛然而止。怎么回事呢?
随着小霸王的壮大,段永平想推行股份制改革,这在当时是一个很超前的提议,而且,当时的小霸王,风光无两,就是一台不折不扣的印钞机,集团哪有动力改革,让集团出让股份,更门儿都没有。
要说,小霸王对段永平是线岁的段总已经年入千万,妥妥的打工皇帝。旁人不解,段总你还要啥自行车?
追求理想也好,争取利益也罢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吧,见改革无望的段永平,最终还是选择离开。
走前,老总陈健仁送了他了一台奔驰,以感谢他的贡献,欢送酒会上,场面感人,不少人流下了泪水,段永平也是醉得不醒人事。
时也命也,失去段永平的小霸王从此掉落神坛,再无高光。2021年,当年的老总陈建仁成为失信被执行人,也就是俗称的老赖。
壮志未酬的段总,照着小霸王的成功路子依葫芦画瓢,请巨星代言,拿央视广告标王。
步步高的广告想必很多人都有印象,无论是李连杰的真功夫洗脑歌还是那个喂,小丽啊,可谓即走心又走肾。
央视标王年年有,能用好的人却不多,段永平算一个,史玉柱算一个,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也算一个,这个黄峥,也算段永平的门徒,当年段永平跟巴菲进午餐,就带着他,段永平也是拼多多的早期投资者。拼多多的洗脑广告,大概得了段总的真传。
段总终于如愿在步步高推行全员持股,甚至把代理商也发展成了股东,自己的股份则不断被摊薄。股份制让步步高、员工、代理商三者之间利益高度绑定,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。
放权的好处是很快培养出了一批得力干将。成立四年后,步步高分拆为三家公司,分别主攻不同的领域,每个公司由一员大将负责。三家公司虽然名字都有步步高,但完全独立,唯一的共同点是—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股东——段永平。
放权,也让段总可以当甩手掌柜,2001年,步步高如日中天之际,段永平再次选择激流勇退,拿了绿卡,不过这次是为了爱情。
大家发现没有,和股神吃饭前,段总的风险偏好很高,投资的公司要么面临退市,要么濒临破产,赢了会所嫩摸,输了会所任摸。
和股神吃饭后,投资的公司则有了明显的巴氏印记,苹果、茅台以及之后的腾讯,都是好行业、好公司的典范,持有时间也大幅延长。
无论美国巴菲特还是中国巴菲特,讲述自己投资理念的时候,总是三言两语就概括完了,简单佛系。比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、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、不想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等。让人觉得我们和股神之间就只差本金了。
正如我用几分钟概括完段永平的成功之路,却忽略了他成功路上的种种细节。当年请明星代言,在央视做广告的品牌那么多,多少VCD厂家都消失在历史寒流中,为什么步步活了下来,而且孵化出了小天才,OPPO,VIVO这几个在当前依然很能打的品牌,显然还有其他因素,比如技巧、努力、甚至运气等,而这些细节,外界从无得知。
仅仅依靠几个佛系的原则,就能做好投资吗?至少有几个小细节,可以看出段永平不佛系的一面:
①、在投资网易前,网易创始人丁磊找过段永平,表示将进军游戏,希望得到段永平的指点。
得知网易战略的段永平并没有马上在市场上买买买,而是安排步步高的投资团队每天在网上打游戏,研究游戏市场,为他提供参考。还请了几位律师评估网易的退市风险,拿到律师的评测之后,才开始大手笔买入网易。
②、投资UHAL的时候,段永平也聘请了会计师和律师,得知公司业绩没有造假,而且净资产远高于市值之后,才开始大量买入。
③、2012年白酒爆出塑化剂事件后,段永平拿了三瓶茅台送到美国检测,评估塑化剂事件对茅台的影响。
你看,他对企业的研究深度其实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。和上市公司老板喝茶、请会计师和律师帮着做功课,一般人学得了吗?当年段永平送捡的三瓶茅台中,有一瓶是30年的,有多少茅台投资者舍得花这钱?
段总的回报预期也不像他说的跑赢通胀就行,否则为什么要冒险买有退市和破产风险的企业。所以,不要光看他怎么说,还要看他怎么做。
巴菲特同样如此,他老爸是国会议员,巴菲特的不少投资案例,都直接接触到企业高层,比如和那个女老板,接触得就很深入,你懂的。巴菲特的一生都在用杠杆,早期的合伙人公司,之后的保险公司都自带免费杠杆。普通人学不了。
大家别误会,不是说大师不能学,要学,但不能太过简化,不能刻板教条。比如巴菲特说不想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,去年他刚说完航空业有投资价值,转手就清仓了航空股,段总也跟着清仓。
他们公开传播的理念只是冰山一角,水面下有大量看不见的东西。那些看不见的东西,才是我们跟股神之间的真实差距。
该如何学大师呢?段永平说,做对的事。这话应该反过来理解,不做不对的事,剩下的大概就是对的了。放在投资上,没人告诉你一支股票能不能买,但要知道哪些股票不能碰,哪些投资方法大概率会失败,只要远离这些危险的股票和投资方法,结果就不会太坏。
风险提示: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,都有其特定立场,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